
90%的創業公司成立時,都認為自己以后會改變世界,哪怕這個世界只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變美好了一丟丟,這群人的心里都會是比吃了蜜還甜。
創業創業,顧名思義,就是開創之前未有的事業。不過在現在這種用詞環境下,創業這個詞語已經被用濫了。開個小攤去賣煎餅果子,很多人會說自己創業了;開了個店賣面包,很多人也會說自己創業了;就是開個培訓班教小孩兒做作業,都有很多人說這是在創業……這不是創業,因為這些事情,在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,自己再去做這些事情,不過是自己支個攤兒當老板了,開始當個體戶做生意了。
當幾個人聚在一起準備開創之前未有之事業時,他們胸中是閃爍著火苗的,他們覺得對方是兄弟、是戰友,是一起打江山、一起封萬戶侯的隊友。
但隨著事情的發展,大家會發現,現實跟理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。人與人之間合作的時候,會產生摩擦,摩擦會影響效率,而消除摩擦需要成本。在事業開展之處,大家都認為自己是不需要監督的,每個人把自己手頭的事情做好還會幫助別人??呻S著時間的延后,項目的拖沓,慢慢的這些情況就變了,人與人的合作需要管理,當管理效益覆蓋掉管理成本的時候,這種管理模式是成功的。而成果的監督是為了績效,為了項目達成的效率。
所以,一個創業公司,漸漸的就從最開始的不打卡、內生驅動變成了一個上下班打卡,每天寫日報、每周寫周報、每月寫月報,每月還做考勤績效的“泯然眾人矣”的公司。
而一起的人,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些灰心有些茫然,但又不知道何去何從。制度帶來的是管理的便捷和工作效率與成果的可量化,但是它又天然的拉開員工與員工、員工與公司的距離。這就像一個魔咒,籠罩在每一個創業公司員工的心頭。
但是,既然決定創業了,每個人心里都還是會有一些情懷的。
情懷是什么呢?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,心中萌發的,想要改變世界的那個小火苗。我們出發之前,都是信心滿滿的,走過高山、跨過大河,當腳被磨破,我們會覺得還是坐上高鐵和飛機更好。
很多公司創業之初都會大談情懷,網聚的一堆腦殘粉在精美的PPT面前潸然落淚,投資人感動了,錢滾滾而來了,牛逼可以吹得更大了,但資本來的時候還帶來了目的和要求。
非主流精日分子公孫玉龍,在交互界面全面扁平化的時代,憑借著畫得一手精致的好插畫,“堅守”著擬物化的圖標風格,這種中老年審美感動了大批腦殘粉和他自己,在他嶄新的特斯拉modle X里面,他望著北京清澈的天空,留下了感嘆的淚水。
可是東西賣的不好,他會罵用戶是傻逼,最后出了一款百萬銷量的機型,馬上就飄了,做TNT,想要革PC的命,最后鬧出一個笑話,稍有起色的公司也被他玩垮了。
信息媒介硬件的發展,會越來越建設任何信息之間的距離,一步將信息呈現出來,這是它最極致的狀態,Win8用磁貼窗口將其做到了極致,但是步子邁的太大,用戶們接受不了,于是就有了iOS 7 這樣扁平化的擬物圖標的居中設計,擬物化是沒有未來的。
如何評價這個人呢?這樣說應該是比較合適的,“此人口才一流,做產品二流,戰略三流,困境時昏招頻出,漸至不入流?!?/p>
情懷是干不過現實的,其實羅永浩這樣的也只能稱為偽情懷,但是在現實生活面前,真的情懷也難以持久。因為我們最后還是發現,自己要吃飯,自己還有孩子要養,所以在這些問題面前,情懷是沒有用的。
我們最后還是會走上這條老路,定績效、做制度、看結果,做什么樣的事,拿什么樣的錢。恰似一顆過了火的銅豌豆,冷冰冰、硬邦邦,嚼不爛、煮不熟。
創業公司,不要談情懷。